一步入画 崀山有请
自然景观特色,多奇异的石头山峰,忧森的溶洞
2024-12-02 |民俗传说
古时,“盆溪里”(含崀山镇)乃是一块“风水宝地”。它不仅有七头八脑、九个湾,还有代代出帝皇的地方。要知详情,听我慢慢道来。
早在六亿年前的震旦纪,越城岭是一片汪洋大海,其后历经加里运动、印支运动、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地壳降起沉浮和断裂骤变,形成褶皱明显的“U”型地形特征。又经中生代发生大量岩浆侵入,越城岭上升,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地层结构和地貌类型。传说这时期,东海龙王已住在越城岭的水域生儿育女,生有9个子女。随着越城岭的上升,它们就成为9支龙脉,活动在湘南边境。其中最近的有:广西资源界牌发到六坪的一支,八十里大山发到鲤溪庙湾的一支,金紫山发到白面寨的一支。因为龙要戏水,所以在盆溪里就有3条河水朝上流出。这3条河水出口是:关家坪的小河水出口在白沙塘,肖家湾的小河水出口在钊湾,高桥的小河水出口在掏船波。还有3条溪水朝上流。它们是:黄背烟州的溪水朝随滩流,茶田半山的溪水朝双石桥流,分水坳的溪水朝牛塘里流。为此这里有条“犀牛”为此不满,火冒三丈,竟踏破了3块石板。其中盆溪坝头石板一块,水溪高山垫石板一块,高桥响水岩石板一块。几千年以来,这三块石板至今还有犀牛的脚印。
这时,玉帝又从天廷降下一只猛虎,扼守在肖家湾,其职责守护这一方领土。为此它占据了七头八脑、九个湾。即:石甫头、二房头、代甫头、亏头、马埠头、坝头、高码头。八脑是:石脑、童子脑、羊角脑、独脑、猴子脑、岩脑、鼓石脑。九个湾是:肖公湾、芋头湾、俄梨湾、进士湾、石湾、庙湾、车头湾、见冲湾、龙塘湾。
不久,东海龙王从水族里调来一条鳌鱼主管夫夷江鱼类日常工作。有一天,它去上游巡视工作时,游到鲤溪不愿离开了,便在那里安了“家”。
有一年,东海丹霞王生日大寿,鳌鱼收到了发来的请帖,自然要与龙王的九个子女一同前去赴宴。于是龙王事前对卧伏在肖家湾那只猛虎说:“老邻居,有件事想麻烦你,我有一个儿子要经过你一个地盘来东海陪我过生日,可你那里还有两处没有桥,请你尽快把桥修好。” 老虎与龙王过去关系不错,立即请来石匠进行施工,很快船形村上双院、肖市村的禾塘庙两座“接龙桥”修好了。(注:这两座接龙桥都有遗迹)。
那天,白面寨那条蛟龙即将动身,它从田心村十二架坝过江,经石湾后顺利过了接龙桥,又直接前往肖家湾“老虎”那里办理“通行”证件。这时鳌鱼起程出发了。它顺水而下,从肖家湾上岸骑马去东海,路上遇见到了一只猛虎,可它未及躲避,被摔得遍体鳞伤。后因医治无效丧了命,蛟龙悲痛**迂回不前。有诗为证:
鳌鱼下江流,
与龙去祝寿。
只因路程远,
骑马往天游。
同在崀山住,
情谊很深厚。
只因虎作难,
掉下山涧谷。
话说鳌鱼身亡,却被一个好心的农夫送回到鲤溪,安葬在金盆塘,并又成了“仙鱼”。后人为了纪念这条鳌鱼,又赋诗吊唁:
头顶花明石,
脚踩金盆塘。
谁葬此穴地,
代代出帝皇。
金盆塘现属金坪村。清末时期,当地一财主听说这有一块“宝地”,曾把祖宗遗骨埋葬此处,因他在世不行善事,作恶多端,“鱼仙”并未保佑他。
言归正传,盆溪里不仅藏龙卧虎充满着灵气,而且这里又是天生沃地。田野丰畦,青山逶迤,鱼翔浅底,一江碧水,蜿蜒北去,此乃是鱼米之乡。
然而,这里自商夏明清至民国,历代亘古不变,人们陆以肩挑过全州上桂林,水以舟为水运至县城抵宝庆。因而肖家湾古街则是湘西南边陲一个重要古镇,它不仅是扼守湘桂古道过广西全州、资源的一个主要咽喉,而且是经商通航的一港口。因此,古时候,先人们在此古街的南端江河水口上修建了一座木桥。由于这里是九龙盘踞汇回之处,所以被命名为“回龙桥”。后因船形村马埠头夫夷江石背塘崖顶有一座神庙。恰好刹住这里的水口,才修建了一座“回龙阁”。为了镇“妖”,便又在阁内添置一把5百公斤的关云长大刀,以求一方平安。
几百年后,由于小河经常洪水泛滥,桥梁屡遭摧毁,亭阁数年失修而倾斜。于是在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冬月,即1796年。改木桥为石墩木质结构的石拱桥。神奇的是,此桥竣工时,突然桥梁屋脊上坐上一个本地的雷疯婆又说又唱,几分钟后再从桥顶屋脊上跳下来,再往桥面上大摇大摆走了过去,竟又忽然不见了。这时人们**惊奇,过后一想,总感觉到这雷疯婆有点不平常,平时她只是手舞足蹈乱唱而已,可今天她却变了另一个人似的。一下子能飞檐走壁,跳上丈多高屋顶,稳稳当当说起话来,虽然语言听不懂,但她神态很平静。对于这个雷疯婆的反常行为,许多匠工不可思议,不免产生怀疑,那个“雷疯婆”到底是不是真的,还是假的?若是她真的是疯婆,可又为什么不见呢?于是人们议论纷纷,各种猜测都有。张三说:“是不是请个人到雷疯婆家里去看一看,瞧她在不在屋里?”李四主动说:“我去!倒看这人是人是鬼?”李四跑到雷疯婆家,推开房门一看,雷疯婆正躺在床上呻吟着。李四立即返回对大家说:“今天雷疯婆身体有病,一直睡在床上没出过屋。”这时桥亭周围的群众一下子安静起来,一个“风水”先生说:“刚才从桥上走过的那个人**是神仙。”人们一听讲是“神仙”,个个跪在地下叩头。那些年老长者急忙回家拿起钱纸科香,顶礼膜拜。
自从这座石拱桥“神仙”走过之后,每年小河无论发多大的洪水对它无妨。有一年,洪水淹没了桥梁屋顶,但此桥仍未被洪水冲毁,使它成为千年奇迹,万年牢固的古桥。
这座石拱桥,长11米,高9米,宽4.5米。它属古代木质结构的凉亭,具有凌空、黑瓦、飞檐、主柱、美人靠等典型的古代建筑风格,可以避风雨,又能成风景。只要从此经过,总是让人慢下脚步,领会欣赏。
回龙桥,雄伟壮观,姿态英伟。桥下碧流清澈,倒影悬浮。东望扇铺岭,巍峨耸立。西瞻八角寨,平地拔起,鹤立鸡群。扶栏远眺之胜,有诗人顿生赞叹:“九龙戏水跨碧端,神仙光映玉栏杆。马蹄踏水三江晓,鳌鱼天游六月寒。今人不知古胜地,盆地早有老龙蟠。游人若问古驿道,回龙神桥这边看”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